老人如何保健

 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,老年病學也逐漸受到重視,而中醫獨特的理、法、方、藥體系和豐富的實際經驗,在老年病的防治中,也可發揮很好的功效。 

  以中醫的眼光來看,老年病具有以下幾個特點:

  一、 臟腑漸衰:中醫認為人體陰陽氣血的盛衰、身體百骸的強壯與否,都與臟腑功能的強弱息息相關,所以《內經.靈樞.天年》篇裡,有如下的描述:

  「五十歲,肝氣始衰,肝葉始薄,膽汁始減,目始不明;六十歲,心氣始衰,苦憂悲,血氣懈惰,故好臥;七十歲,脾氣虛,皮膚枯;八十歲,肺氣衰,魄離,故言善誤;九十歲,腎氣焦,四臟經脈空虛;百歲,五臟皆虛,神氣皆去,形獨居而終矣」。

  二、 容易受邪: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必備兩個基本條件,即外在條件和內在條件,各種體外致病因素即所謂的「邪」,而身體本身抗病機能、調節機能即所謂的「正」。

  「正」與「邪」的鬥爭過程,始終存在於人體,而且大多數反應為正能勝邪的健康狀態。但人一旦衰老,則會造成「正虛」的條件,一遇上環境變化,又造成「邪實」的條件;終而形成了「正虛邪實」的致病有利條件。

  因為「正虛」,所以它又有微邪即感和感邪深重的特點,因而老人容易感冒,而感冒一發不起之病例亦時有所聞。

  另外「正虛」也會造成反覆受邪和雜邪兼感的病理特點,所以老人常見多種疾病同時感染和感冒後併發多種疾病的現象。

  三、 易傷七情:老人的情志態度,好惡習慣等常是經歷的概括反應,所以容易表現得較為主觀、自信,或保守、固執,當經驗脫離實際,客觀不能符合主觀時,會產生精神上的壓力,表現為急迫、沮喪或自卑而喜怒無常。

  根據研究顯示,精神情緒的不安和緊張,不但會使血壓升高,也會使得身體的免疫力下降。有時大喜、大怒、大悲的情緒變化,甚至可以成為老人猝死的原因。

  四、 易生積滯:老人的脾胃之氣漸衰,食慾減退,容納量減少,此時如果飲食稍有失節,就容易產生積滯的現象。

  脾胃為後天之本,日久生化缺乏來源,精血的補充,臟腑的給養,都會受到影響。

  五、 多瘀、多痰、多風為患:老人外感和內傷發病的機會都要比年輕人多,因而造成氣滯血瘀和痰飲的途徑相對增多。

  同時老人痰濁、瘀血及外感等,皆易化熱,熱盛風動,加上老人腎虛肝旺易化風擾腦,故老人亦多見風證。

  所以老人病的特點是多痰,多瘀,多風,三者又常互見或混合出現,尤其是痰瘀互結,是許多老年病難診難治的主要根源。

【老人保健之道】:

  一、 髮宜常梳:用手指往後梳頭,可明目去風,每日100下,動作宜柔。

  二、 面宜常搓:古人稱為浴面,以雙手來回搓熱臉部,可改善氣血循環,臉部也較不易有斑紋出現。

  三、 耳宜常彈:耳朵代表人體各個部位,常常揉捏、輕彈,可活絡耳穴,同時食指壓在中指上,輕彈枕骨處,是保持耳聰不塞的方法。

  四、 目宜常運:雙目順轉十圈,逆轉十圈,可活絡眼睛,較不會產生老花及神情呆滯的症狀。

  五、 齒宜數叩:古人稱為叩齒,認為能令人固齒不痛。把牙齒上下叩合,先叩大牙24次,再叩前齒24次。

  六、 舌宜常舔:用舌攪動齒??上下,使口水增多。

  七、 津宜數咽:古人認為口水是金漿玉液,人身之寶,所以將舔?產生的口水咽下,是滋潤臟腑的最好津液。

  八、 濁宜常呵:古人稱為鼓呵,認為能消積聚,去胸膈滿塞,停閉呼吸,鼓動胸腹部,待胸腹部感覺氣滿時,稍抬頭緩緩張口呵出濁氣,可做5至7下。

  九、 腹宜常摩:古人稱為摩腹,認為能順氣消滯。兩手相疊,以臍部為中心,順轉三十圈,逆轉三十圈。

  十、 腰宜常揉:背後腰部的腎俞穴,宜每天搓熱按摩,可保固腎氣。

  十一、谷道宜常提:谷道即指肛門,俗稱提肛。提肛時會連同會陰上提,對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均有助益。

  十二、肢節宜常拍:四肢宜常用手掌輕輕拍擊,改善肢體循環。

  十三、足心宜常搓:古人稱為搓湧泉。可改善足底循環,預防抽筋,促進睡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介良中醫診所
www.jlcmc.com.tw

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54號 2樓
電話:( 02 ) 2731-1252
傳真:( 02 ) 2731-5955
E-mail:chieh.liang08@msa.hinet.net


本網站由 中國醫學網 建置維護